帮助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发展,打造张江科学城新名片,近日,浦东新区“金色中环发展带”另一个重磅项目“集航天地”(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3-10项目)正式开工建设。
张江高高新为开发主体,推进开发建设。项目总用地面积3.9万平方米,总建筑面积24.4万平方米。主要具有产业研发功能,包括3座高层研发塔、6座独栋研发及配套设施。旨在为未来打造开放互动的智慧科技创新聚落,助力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发展,成为张江科学城新名片。目前,桩基已进场,预计2026年竣工。
地理位置,“集航天地”项目位于上海张江科学城核心区,南临规划路,西临集创路,东临芳春路,北临集电路,东侧和南侧被绿地和公园环绕,绿轴南北贯穿基地,周边河流水系交汇,水资源和景观资源丰富。
据施工方介绍,“集航天地”该项目在设计上有许多亮点:
以现代集成电路为灵感
建筑设计以现代集成电路为灵感,集成电路在空间有限的介质基板上有效地列多功能元件,呈现出高性能、多包容的特点。将集电技术美学转化为建筑语言,多层次排列各类单体,形成多层次空间,保持各功能空间独立,便于互联,形成开放互动的智能科技创新聚落。
创造节奏丰富的科技创新聚落
通过工业办公建筑可持续设计的创新模式,通过组团式建筑营造节奏丰富的聚落空间。为了避免高层塔楼带来的压迫感,项目设计回应了建筑体积的划分,将建筑体积分解为集团式规划,形成了散落的多维空间,回应了张江科学城的工业生态背景,创造了融合自然景观的智能科技创新聚落。
探索科技创新办公建筑可持续设计创新模式
建筑高度从公园腹地降落到城市绿地,形成分散的景观表面,最大限度地提高视野。屋顶花园设有光伏发电,园区引入多维绿化系统,连续步行绿道连接花园式园区节点,建设规模宜人、空间体验丰富的绿色低碳园区。为了保证通风和舒适的要求,建筑单体结合立面设计设置了可打开的风扇,可满足企业灵活使用的需要。
经典的三段塔设计,采用跌落的排列方式,在解决建筑体积的同时,营造出新颖而强烈的秩序感。同时,结合立面简单的垂直条设计,营造出优雅的R&D建筑形象,与裙房丰富多样的景观平台和绿化形成鲜明对比。塔楼和裙房的形式设计结合地面景观,营造出独特的建筑群。
独栋R&D建筑的立面设计采用体块穿插的建筑形式,营造出丰富的景观露台和交流空间。穿插体块创造的露台空间充分呼应了外环公园与城市绿轴的关系,形成了多维的庭院退台空间,为园区营造了良好的R&D氛围。独栋建筑的立面设计充分考虑了R&D聚落公园的特点,如开放、交流、活力、生态、景观等。
打造开放互动的创享空间
航天空间充分考虑了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,通过在建筑物之间设置风雨走廊来满足人性化的日常需求。下沉广场结合中央绿轴设计,公园食堂、小剧院、体育场、健身房等配套设施沿周边布置,最大限度地获得自然照明,创造适当的公共空间。办公室人员可以在这里进行社交、休息、路演,生动地展示开放共享的公园氛围。作为城市空间升级的核心节点,航天空间将建设一个高效连接的绿色工作场所,继续开放共享的城市聚落,激发创新城市的活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