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日下午,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吕石磊以《商业办公建筑碳中和技术路径》为主题发表演讲。庞宇文摄
中新网天津9月22日电“碳排放将成为总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领域。”22日下午,“赋予未来新生”鲁能国际中心双碳计划启动仪式在天津举行。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、天津碳中和与绿色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吕石磊在演讲中指出,商业写字楼等公共建筑具有能耗高、能耗结构复杂的特点,是建筑节能的重点和能耗控制的难点。
据介绍,商业写字楼的能耗主要是写字楼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能耗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,建筑总量不断增加,舒适度要求不断提高,写字楼总能耗将继续逐年增加。天津市南开区政协副主席王毅表示,作为南开区核心商业建筑,天津鲁能国际中心正在推进“碳达峰”“碳中和”在这个过程中,天津鲁能国际中心将建立南开区金融中心的绿色新地标。
“由于建筑物化阶段已主要纳入工业领域,施工阶段碳排放仅为1%,因此减少运行碳排放是建筑碳减排的重点。”吕石磊表示,我国建筑碳排放总量呈现持续增长趋势,约22亿吨,占总碳排放的22%(其中直接碳排放约占总碳排放的13%),比2000年6.68亿吨增长约3.14倍,年均增长6.96%。“随着后疫情时代建筑业的逐步复苏,如果不努力促进建筑业的脱碳过程,提高其能源效率,该行业的碳排放无疑将继续增加。”
据悉,2021年10月,国务院发布的《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计划》明确提出:“到2025年,城市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%,新建公共机构建筑,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%。”吕石磊指出,从国内外商业办公建筑碳中和成功案例可以看出,通过性能设计,合理结合被动和主动节能减碳技术,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,建立办公能耗分析和智能控制系统,是实现办公建筑碳中和的关键。“商业写字楼的碳中和任重道远。”吕石磊说。